電磁加熱器的特點與原理
電磁加熱器是現今工業領域和民用設備中最廣泛的一種加熱方式,采用電磁加熱,杜絕了明火在加熱過程中的危害和干擾,采用電磁場在被加熱夠工件表面形成渦流的方式來加熱,是一種環保,國家提倡的加熱方案。
電磁加熱器的工作原理是:把220V或者380V交流電,整流后轉換成直流電,再將直流電進行濾波,利用IGBT或者可控硅再將直流變成交流,在感應線圈內產生高頻磁力線,是感應線圈內導體工件表面產生渦流依靠自生內阻發熱。電熱圈加熱的方式是通過接觸傳導方式把熱量傳到料筒上,只有緊靠在料筒表面內側的熱量才能傳到料筒上,這樣外側的熱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氣中,存在著熱傳導損失,并導致環境溫度上升。
另外電阻絲加熱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功率密度低,在一些需要溫度較高的加熱場合就無法適應了。電磁加熱技術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使金屬料筒自身發熱,并且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料筒外部包裹一定厚度的隔熱保溫材料,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熱量的散失,提高了熱效率,因此節電效果十分顯著,可達30%~75%。
因為電磁加熱圈本身并不發熱,而且是采用絕緣材料和高溫電纜制造,所以不存在著像原電熱圈的電阻絲在高溫狀態下氧化而縮短使用壽命的問題,具有使用壽命長、升溫速率快、無需要維修等優點,減少了維修時間,降低了成本。現已被廣大的塑料制品企業使用,大大的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