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熔煉 --感應加熱外表淬火
1感應熔煉基本原理:
將工件放在用空心銅管繞成的感應器內。工件外表形成同頻率的感應電 流,
通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后。將零件外表迅速加熱(幾秒鐘內即可升溫8001000度,心部仍接近室溫)后立即噴水冷卻(或浸油淬火)使工件外表層淬硬。
2加熱頻率的選用
常用的電流頻率有:
淬硬層深為0.52.5mm適于中小型零件。①、高頻加熱:100500KHZ常用200300KHZ為電子管式高頻加熱。
②、中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電源設備為機械式中頻加熱裝置或可控硅中頻發生器。淬硬層深度~10mm適于較大直徑的軸類、中大齒輪等。
淬硬層深可達1020mm適于大直徑工件的外表淬火。③、工頻加熱:電流頻率為50HZ采用機械式工頻加熱電源設備。
3感應加熱外表淬火的應用:
與普通加熱淬火比較具有:
①、加熱速度極快。縮短轉變時間。可擴大A體轉變溫度范圍。
硬度稍高(23HRC脆性較低及較高疲勞強度。②、淬火后工件表層可得到極細的隱晶馬氏體。
甚至有些工件處置后可直接裝配使用。③、經該工藝處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脫碳。
④、淬硬層深。易于實現機械化,易于控制操作。自動化。